8月28日
昔日受助大学生谷慧娟
手捧鲜花来到晚报编辑部
她说:
“当年您种下的善意种子,
如今在我的花店里开出了花”
2012年夏,谷慧娟攥着大学录取通知书,躲在门后掉眼泪,学费和生活费,像座小山压得全家喘不过气。
“听说大庆晚报的春蕾助学能帮困难学生,我抱着试试的心态填了表。”谷慧娟说,让她没想到的是,爱心人士和企业,陆续为她凑齐了大学四年4万多元资助款。
“当时拿到资助款的时候,我就暗下决心,以后有能力了,一定要记得这份温暖。”谷慧娟说,大学期间她努力学习,毕业后和爱人一起打拼,终于在绿色家园小区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鲜花店。
“七夕前订单堆成山,我和爱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儿’。但这束花,我一定要亲自送。”28日14时,谷慧娟见到当年负责春蕾助学的编辑范老师时,把鲜花往对方手里递了递:“您还记得我不?当年您种下的善意种子,如今在我的花店里开出了花。”
范老师摸着花瓣儿笑了:“你把店开在社区,把暖传给更多人,就是最好的回报。”谷慧娟点点头说:“社区里要是有困难家庭订花,我分文不赚,就想让当年收到的暖,接着暖别人。”
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花束上,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光,像极了13年前那个攥着通知书的姑娘,眼里始终亮着光。这束跨越13年的花,藏着最朴素的道理:被温暖过的人,总会把温暖酿成新的光。
七夕的浪漫不止于情侣间的情愫,这份跨越多年的感恩之约,让这个节日更添了一份别样的温情。
谷慧娟的故事,像一束微光,更是善意的循环。
记者:庄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