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局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于日前印发《大庆市“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各相关部门、单位将协同合作,建立健全适应时代需求、独具大庆特色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体系,为美丽中国、绿色龙江建设贡献大庆力量。
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方案》主要设置了4个重点任务:发展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支持“1 n”(1支骨干队 n支特色分队)队伍体系的社会化队伍建设,推进“环保专家 行业骨干 青年学子”专业化程度高的专业化队伍建设,并深化结对共建,积极引导和支持辖区学校、企业、园区、社区(村)等建立资源共享清单,联合开展“企业环保开放日”“校园生态实验室”等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发布《大庆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场地资源名录》,明确服务功能、开放时段及对接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按照“六有”标准(有场所、有队伍、有项目、有设施、有制度、有标识)加强志愿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促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多元开展,聚焦美丽中国、美丽龙江、绿色龙江、美丽大庆建设重点任务,围绕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清单,保持动态更新并定期对外发布;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无废城市”建设、环境宣传教育等领域,打造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系列品牌,结合大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际,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结合我市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等业务领域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试点工作,探索志愿服务模式和机制,复制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此外,还将通过实施分级分类培训、加强沟通交流、完善激励机制、厚植志愿文化等方式提升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能力质效。
“目前,我们已联合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了第一批大庆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共建单位名单,包括10个社区、1个机关单位、3个乡村、4个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2个社会组织。”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加强与相关单位和人民团体的联动,建立长效的协调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政策支持,及时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做法,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模式和机制。“到2027年,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素质过硬、活跃度高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推广一批主题明确、质效突出、形式多元、群众欢迎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建设一批文化引领、覆盖广泛、布局合理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阵地,探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模式和机制,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协同高效的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体系。”
记者: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