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
室外气温27摄氏度
在欣凤学城小区一工地
孙荣贵扛着几袋水泥
豆大的汗珠从脸颊滑落
擦把汗,喝口水、爬梯子
拿上抹刀继续忙碌

“今年59岁,老家在吉林农村,在大庆打拼16年,月入两万买车买房,日子过得美着呢……”
休息间隙,孙荣贵咧着嘴笑,扬起脖儿,一瓶水一饮而尽。
“不上学、不当兵,再不学门手艺,将来只能地垄沟里刨食儿……”
听了爸妈的话,18岁那年,孙荣贵拜村里老瓦匠为师,扛着行李住进了工地。
从筛沙子、搬砖到砌墙、抹灰,苦练两年多,他成了一名泥瓦匠。
25岁结婚后,孙贵荣打工养家,妻子操持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
孙贵荣说:“16年前,外出打工的村民说,大庆跺一脚都冒油,干活挣得多,我拿把抹刀,坐上火车直奔大庆……”
初到大庆,孙荣贵吃住在工棚,手艺好、肯吃苦,工资翻几番。工期结束,他攥着几千元工资,第一时间寄给家里。
“大庆大,楼盘多,工资高,人也热情,我喜欢这儿。”
孙贵荣坦言,最难时,兜里仅20元钱,吃喝发愁时,一名装修老板打来电话。孙贵荣说,别人抹地面10元钱一平方米,我收一半就行,先干活后给钱,干的不好不要钱。
一宿没合眼,他抹了100平方米的地面,验收时老板直竖大拇指。
一传十,十传百,孙贵荣再不用为没活儿发愁,相反因活儿太多而犯难。
孙荣贵说,相比砌砖,抹地面更难。好的瓦匠,抹完后用手一摸,光光滑滑,稍有瑕疵,戗了重新抹。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16年来,他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早已将大庆当成了家。
最让他骄傲的不是手艺,而是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儿子在北京央企工作,女儿在吉林当老师。
采访结束时,孙荣贵激动地说:“大庆,成就了我的事业,我喜欢这座城市,为参与城市建设而自豪,我在大庆挺幸福。”
记者:王敬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