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自己开火,下楼就能吃到热乎饭,这日子越过越舒坦!”近日,在龙凤区黎明社区老年餐厅,78岁的王淑兰老人端着刚打好的两菜一汤,笑得合不拢嘴。这处由“公产房零租金 专业运营”打造的老年餐厅,正是龙凤区织密养老服务网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龙凤区聚焦老年群体“吃饭难”“居家不安全”“农村养老缺保障”等实际需求,以小切口做实民生大文章。在龙凤区,像黎明社区这样的老年餐厅已有6家,助餐点3家,覆盖32%的社区,全区累计为10.9万人次老人发放就餐补助31万元。不仅如此,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龙凤镇前进村“长辈食堂”还联动志愿者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让农村老人也能按时吃上热饭。
“家里装了扶手、换了防滑地板,现在在家走路心里踏实多了。”家住龙凤镇的李大爷,是适老化改造的受益者。2022年以来,龙凤区针对特殊困难老人施行“一户一策”,累计完成285户居家适老化改造,从安装扶手、改造卫生间到配备紧急呼叫设备,细微之处守护老人居家安全。
在养老服务专业化上,龙凤区同样下足功夫。13家养老机构与公立医院建立医养联动机制,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160份,开展免费体检126次;全区护理型床位达401张,占比62%,专业照护让老人晚年更有保障。同时,通过分级培训,实现养老护理员岗前培训率100%、持证率90%,并常态化开展消防、燃气、食品安全“三查”行动,整改隐患204项,筑牢养老安全防线。
更让老人暖心的是政策创新带来的便利。“以前迁户口,高龄津贴得自己跑好几趟,现在啥都不用管,下个月钱就自动到账了!”刚把户口从萨尔图区迁到龙凤区的张大爷,切实感受到跨区协作机制的便利。龙凤区首创与萨尔图、让胡路两区的“互不追缴”规则,实现高龄津贴跨区迁移无缝衔接,已惠及20位老人,迁移接续率100%。通过公安与民政部门“户籍信息实时共享”,共享数据144条,从源头杜绝错发漏发,让老人享受“零感知”服务。
如今,行走在龙凤区,社区老年餐厅飘着饭香,农村“长辈食堂”传着笑声,居家适老化改造守护平安,专业照护床位提供保障……全区8.4万老年人正享受着“老有颐养”的幸福生活。下一步,龙凤区将持续深化“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让每一缕“夕阳”都焕发温暖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