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徐春雨很开心。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8月27日,星期三,这是大庆市第二医院内窥镜中心副主任、肝病科主任医师徐春雨出诊的日子。初秋的阳光透过诊室的玻璃窗,在诊桌前洒下一片暖黄。
“大娘,您最近没再吃保健品吧?”徐春雨望着眼前面色蜡黄的老人,询问着病史。
就是这句看似寻常的追问,揭开了老人肝功能反复异常的真相——长期服用保健品导致药物性肝损害。徐春雨让老人停用了保健品,遵医嘱调整用药后,老人的肝功能逐渐恢复,病情得到有效缓解,避免了进一步延误。复查时老人一再和徐春雨说着“谢谢”。
这样的场景,在徐春雨21年的从医路上,已成为常态。
“我们这个科多数都是慢性肝病患者,慢性肝病如同藏在身体里的‘隐形杀手’,症状隐匿却步步凶险。尤其是慢性乙肝患者,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便会陡增。”徐春雨说,自己多问一句,多检查一些,多嘱咐一些,便会多争取一些治疗的时机。
10年前,徐春雨收治了乙肝患者姜女士。每次复查,姜女士只做肝功和病毒dna检测。在她看来,身体没有什么不适,多做一项检查就是浪费钱。徐春雨凭借经验,判断姜女士病情很可能已经发展。他反复劝说姜女士做了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姜女士果真患了肝硬化。经过系统治疗,姜女士目前病情稳定。
近日,姜女士前来复诊,对徐春雨充满感激:“徐医生,当初多亏听您的了,和我得一样病的同学,最后发展成肝癌,人都没了!”
“听到患者这样的话,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值了。”徐春雨说。
徐春雨不仅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有时也会化身成患者的“临时家属”。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因慢加急性肝功衰竭住院期间,突然出现脓毒症休克,家属远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到,病人病情危重,血压低、少尿,患者需要多饮水,徐春雨在救治的同时,为其倒水、订餐、倒小便、计尿量,还要做着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直至患者转危为安。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徐春雨说,这是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也是他从医路上的灯塔。
也正因如此,徐春雨的门诊量逐年增加,年门诊量接近3000人次。无论患者多么多,他总是坚持看完最后一个,常常因此延迟下班。
这些年,在治病救人的路上,徐春雨一直在努力奔跑,从未停歇。
他利用休息时间钻研新技术,作为带教医师,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医生。
21载春秋,徐春雨用一颗医者初心,守护着每一位患者,成为他们心中值得信赖的“医”靠。
记者:沈艳茹